[For投資新手] 被動型投資 (Passive Investing)

source: https://lihkg.com/thread/340409/page/1

突然心血來潮 想同大家分享下被動型投資 (Passive Investing) 呢個Concept絕對係終身受用, 特別係對唔太熟股票但又想買股票既人或初哥. 如果你本身己經熟金融同投資既, 呢個Post對你作用不大, 但歡迎加入ideas同一齊討論, 交流.

—– 咩係被動型投資? —–
顧名思義就係被動咁投資, 姐係主動型投資(Active Investing)既相反

主動型 – 自己揀股, 慕求揀到靚股可以跑嬴大市回報 (姐係跑贏恆指同盈富基金既回報率) (呢個係最終既目的, 如果你都覺自己唔會跑得贏大市既話,不是直接買指數更好嗎? 唔洗哂咁多心機同時間)…. 基本上大部份香港投資者都係主動型投資, 自己揀股投資(or炒). 主動型投資比較費時同精力, 亦需要專業知識去分析公司, 行業, 經濟等等, 而從中揀到好股/有潛力贏大市既股

被動型 – 買指數型基金 (例如港股-盈富基金 或 美市-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 呢個策略係就咁Keep住買同長渣, 但求取得合理市場回報. 個市有幾多回報就幾多, 唔打算跑贏大市. 呢個策略亦都唔洗太花時間同精力咁慢慢研究買邊隻靚同有實力既股, 一炮就買哂大半個市最有份量同實力既公司, 然後只要死渣就得, 升市跌市都Keep住入貨. 目標放好長遠 (5年以上)

—– 咩係指數型基金? —–
指數型基金其實就係一個基金(或組合)包含一大group既公司既股票. 指數型基金係跟住一隻特定既指數走既, 個指數既回報係幾多, 個基金就幾多. 香港既例子就係盈富基金 (2800). 盈富基金係跟住恆指走既, 恆指升幾多, 佢就幾多. 點解? 恆指係由香港股市入面最大果50間公司按市值比例組成 (例如騰訊市值最大, 所以騰訊佔最重, 佔恆指大約10%), 而盈富基金就係跟返市場比例買一模一樣果50間公司. 所以如果你買盈富基金就等於同時買左最大果50間公司既股票 (包括騰訊, 港交所, 友邦, 港銀, 內銀, 地產股等等). 恆指揀最大果50間係因為佢地係最大, 最有規模同最能反映香港市場走勢同整體市場回報既公司. 所以你買盈富基金就會expect拎市場既回報(market return).

—– 點解要揀被動型? —–
講小小背景先. 其實一個股市入面,按長遠平均咁計, 每位投資者應該只會得到市場average既回報(例如恆指既回報), 而好小會話不停成功地跑贏大市. 因為股票係一買一賣, 你”叻同做岩決定”既時候 其實相反就係另一位人兄做”錯決定”, 所以in total同on average, 每個人應該只expect得到市場回報. 如果你想不停咁跑贏大市, 你要不停咁做岩同叻既決定, 不停咁outsmart其他人同個市場, 做top果部份既人 (姐係你要係above average).

研究指出大部人都唔會做到(包括專業人仕), 只有好小部份既人可以長期跑贏大市. (姐係話, 你哂咁多心機同時間揀股, 點解唔直接買大市咪算囉). 同時, 好大部份既股票都會跟市上同落, 所以個市升(跌)既時候, 你個組合又會一齊升(跌) (假設一般人買既都係中上大既公司, 除非你只買仙股或好細既公司), 所以其實又係可以直接買個大市就算.

因為所有人都係係呢個股市入面揀股, 互相爭取緊更多既回報, 一方買一方賣, 一邊贏另一邊就輸, 圍返埋大家長遠咁睇都只會係得到市場回報, 唔可以所有人或大部份都跑贏大市, 亦無得大部份人都係above average (數學上唔成立). 一個人都好難不停咁叻過哂其他人 (機會率好低, 得小數人長期做到), 大部份人總會有贏有輸, 加上夾雜其他人為因素(睇錯時間入市離市, 交易太多比過多手續費, 心理素質唔夠, 沉唔住氣等等), 最後都只會跑輸大市.

比小小數據:
盈富基金由2010年到2017既頭半年既年總回報率(Total Return, 姐係包埋息) 係每年5.5%. 睇落唔係好多? 但諗真D, 你係被動型咁淨係買完放係到長渣就得, 同定期差唔多 (當然要有心理素質, 升跌都唔理, Keep住入同hold).
如果你由2010年頭買1萬蚊盈富基金, 2017既6月你會有接近1萬5 (total 升左50%到).
呢段時期入面仲有幾個都幾大下既跌市同波動, 好多投資者都損手爛腳, 呢段時期入面每年有5.5%回報唔係你諗到咁易. 當然, above average 果班投資者可以跑贏5.5%. 但你估下香港一般既投資者(唔太熟股票或新手), 有幾多個可以係香港股市每年keep住執5.5%. 又有幾多人輸到怕同覺得股票係永遠都信唔過所以錯過左最近既大升市.
再睇下2017年初至今, 盈富基金升左大約25%, 有幾多人今年跑贏25% 又有幾多人跑輸25%? 當然唔係話無人贏或無可能羸大市, 但一般投資者如果安安分分咁買盈富基金之後長渣, 佢既回報至小係合理同可觀(相比佢自己揀股), 仲要唔洗煩買咩股, 一隻搞掂.

比多D小小數據大家參考:
美市(S&P 500)既年回報 大約9.7% (由192X到現家201X). Again, 睇落唔係好多, 但好多專業人仕(包括對沖基金), 都唔可以長期跑贏美市, 得好小人做到 (個別例子: 巴菲特).1432#2巴菲特•2 年前—– 被動型投資既好處? —–
1. 相對比自己揀股較低風險:
你買一間或幾間公司既股票同買成個市入面既最大果50間公司既股票(用盈富基金做例子), 邊個風險會大D?? 投資股票其中一個key concept就係分散風險(diversification) 買多幾間唔同既公司係唔同既行業, 第1, 多D機會搵到黑馬, 第2, 升果D可以平衡返(cover返)跌果D (除非隻隻都跌), 所以風險會細D. 但一般人既資金好難夠買足夠多既公司去分散風險 (講緊要Around 20 ~ 30 間公司以上), 所以買大市包含左最Top果幾十至幾百間公司可以降低好多風險. 簡單D講, 投資買一個公司股票, 風險較大, 做錯左決定, 間公司有壞消息,或前景忽然無想像中咁好, 果行忽然唔掂, 等等其他因素, 之後股價可能會大跌, 一沉不起 (例子: 聯想). 但成個市咁睇, 一個市好難會一沉不起, 無錯, 市會大跌, 但咩跌市到頭來都會升返, 2008股災都只係用左1, 2年時間就返黎, 如果你係睇長遠既, 根本唔洗怕. 再諗下, 你買大市係包左最大最有實力果批公司, 如果個市一直唔掂, 你成個國家都唔掂, 買咩都係死. 如果要你好大舊錢買股票放5-10年, 你會揀一或幾間公司定揀大市?

2. 簡單, 唔洗煩地取得合理既回報:
基本上你只係買同渣就得. 睇得夠長線既話基本上乜都唔洗理, 無咩好怕. 唔洗理個市, 唔好估個市, 由個市take care itself, 亦同時避免好多不必要既人為失誤 (亦慳好多交易費). 個總體大市自然會比一個合理既回報你. 再強調, 一般人都好難跑贏大市. 學Owen話齋 “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

—– 入市前考慮 —–
1. 自問自己有無紀律, 耐性, 同EQ. 輸錢既人頭號克星就係控制唔到自己既情緒同貪心. 如果自問做唔到, 唔買好過買.

2. 入市果舊錢係要expect長擺同埋唔會等洗 (幾年以上), 舊錢唔可以係你緊急錢庫入面(你應該另外要有一個緊急錢庫應付突發情況). 如果你只係想買半年到1年, 個時間太短, 個市可能跌左亦同時未夠時間上返黎 (長遠一定會上返但短期無人知), 所以輸錢機會較大.

—– 平均成本法 (Dollar-Cost Averaging) —–
平均成本法可以幫你取得更好既回報. 平均成本法姐係話Set死一個數 (例如5萬蚊), 之後keep住5萬 5萬咁分期入市. 呢個策略但求取得一個平均更好既入市價. 升市貴既時候, 你自然會入小左, 跌市同平既時候, 你自然又會買多返. 最重要既係你要有規律同耐心. 咁樣既話就算你依家覺得個市好貴, 入唔落手, 但當你用左平均成本法時, 你依家入, 當之後個市跌時, 你又會再入返多左, 拉返衡個價. 因為你係睇緊長遠, 再加上分期平均咁入市, 就算係高位, 你都可以唔洗怕入市. 記住, 永遠無人會估到幾時係高位, 頂同底, 長遠分期入市既話, 可以令到整個過程更安心, 又煩小一樣野 (唔洗睇位入市), keep住入就得, 都係果句, let the market take care itself.

—– 邊D名人撐被動型投資? —–
表表者正正就係股神巴菲特先生 (Warren Buffett). 巴菲特公開講過好多次 (可以google Warren Buffett Index Fund 慢慢參考), 一般(average)投資者唔應該自己揀股, 亦唔應該諗住贏大市同贏其他人 (好小人羸到, 更何況一般人), 應該安安分分咁分期(平均成本法係佢suggest)買指數型基金(不過佢suggest買美市指數, 姐係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 之後就長渣. 佢安排左佢死後會將佢自己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既股票放出, 叫佢老婆買指數基金. 巴菲特係揀股/公司天才, 長期跑贏大市, 而佢都叫一般人買指數, 無人能夠比佢更有說服力. 巴菲特更加經常攻擊基金佬(唔係指數基金, 係普通果D幫人投資既基金, 姐係都係主動型投資果D), 覺得大部份基金扣左管理費後都跑輸大市, 一般人應該自己買大市就得, 唔應該比人幫你投資.

除左巴菲特, 另外好多其他投資名人都係叫人買指數基金好過 自己揀股或買基金叫人幫你投資. (我之後會推介一本書, 入面收錄左好多投資名人講叫人買指數).

—– 總結 —–
如果你自問係新手, 唔太熟股票, 或只不過係一般(average)投資者, 或者你唔想花時間精力去不停搵好股同睇實個市, 被動型(買大市)係簡單, 而相對地較低風險, 同時又比到你一個合理市場回報既策略. 所以如果你想買股票但又唔識買, 但又想要股票既回報, 唔想就咁定期, 買大市係最適合.

—– 有邊D指數型基金(大市)揀? —–
1. 港市 – 盈富基金 (2800) – 跟恆指 (50間最大港上市公司)

2. 美市 – 領航標普500 (3140) – 跟標準普爾500指數 (500間最大既美國公司)

3. 亞洲市 – 安碩亞洲除日 (3010) – 跟MSCI 亞洲指數 (唔計日本) (入面包括香港公司, 中國(H股同美國上市既公司), 南韓, 台灣, 印度, 星加圾等等) (最大10隻係: 騰訊, 三星, 台灣TSM, 阿里巴巴, 友邦, 建行, 中移, 富士康, 百度, 工商銀行)

4. 歐盟市 – 安碩ES 50 (3155) – 跟Euro Stoxx 50 (姐係歐盟股市最大50間公司) (入面包左法國上市公司, 德國, 西班牙, 荷蘭等等).
如果你覺得淨係盈富基金同港市都唔夠分散風險, 你可以考慮買亞洲市(己經包左香港)或盈富基金再加入其他大市(美市, 日市, 歐市等等).

—– 關於被動型投資既書 —–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The Only Way to Guarantee Your Fair Share of Stock Market Returns by John C. Bogle (Sorry, 好似無中文版)

John C. Bogle 係創辦指數型基金既人, 佢創辦左領航投資(Vanguard Group) – 一間專門出被動型/指數基金既公司, 亦可以話係佢創辦左被動型投資. 佢本書用Research, data, 加上 common sense 去分析點解一般人應該買指數而唔應該自己揀股或叫人幫你投資(買普通基金). 巴菲特形容John C. Bogle係一個美國偉人, 係近代對投資界同投資者最大貢獻既人. 佢幫好多一般人係市場拎到合理既回報.

我所講既好多野所有都係源自呢本書. 我可能講得唔夠好, 你自己睇一定獲益良多. 信我, 睇完呢本書, 知道同明白左被動型投資, 必定終身受用.